对话御风未来谢陵:为什么说做载人飞机一定要来上海

(5/6)
明珠号

举报

举报原因:
东方资讯  >    财经 频道  >  正文

对话御风未来谢陵:为什么说做载人飞机一定要来上海
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主机厂外,谢陵指出,上海还聚集了众多优秀的航空公司以及低空运营企业,相关低空运营企业已经设立了多条城际航线,率先走在国家前列。从城际运输到低空旅游,逐步落地的航线也预示着上海低空商业化场景有望爆发。

以跨域“空中快线”为例,上海至昆山的低空载客航线将通勤时间缩短至30分钟,相比传统地面交通提升了约50%的效率。根据测算,上海至昆山航线预计每年载客2万至3万人次,将显著提升区域交通效率和资源流动水平。

谢陵认为,这些场景的落地将加速公众对低空出行的接受度。目前,上海计划进一步扩展低空航线覆盖范围,开通至江苏太仓、吴江等地的航线,并推进市内低空旅游航线的开发,推动“空中出租车”从概念走向普及。

以低空旅游这一场景为例,中投顾问发布的《2024-2028中国低空经济重点省市发展评估及趋势预测报告》估算,随着技术成熟和消费者接受度的提高,未来几年上海低空旅游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超过20%。

御风未来的“上海战略”

2025年,低空商业化场景将实现初步示范应用,eVTOL也将逐步在多个省市落地,形成低空经济样板间,各地也将进一步明确并落地更清晰的产业规划,有望进入低空“基建年”。

目前,御风未来在上海浦东张江设立了大型eVTOL研发中心,在金山区设立了总装试制工厂。谢陵表示,接下来,公司在上海将持续围绕技术研发创新、产业拓展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展开,充分利用上海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政策支持、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优势,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
依托上海的资源,御风未来正加速技术迭代与产业布局,实现从货运到载人的“两步走”。

谢陵预计,御风未来将在今年完成载货版适航取证工作。近期已完成适航构型M1B的结构生产下线,在结构材料、动力系统和航电系统等方面均进行了全面革新,使最大起飞重量、载重、航程、速度等关键性能参数均有所提升,其中,航程提升了至少20%。

谢陵进一步表示,接下来几个月还将有多架同型号飞行器陆续下线并开启测试,持续验证公司向民航局申请的适航构型M1B和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安全性。短期内御风未来将投入货运商业化运营并同步进行客运取证,先实现应急救援、消防灭火、支线物流等场景的落地,力争2027年取得载人适航证,实现点对点载人航线飞行;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一些固定航线的客运,逐步构建覆盖市内通勤、城际互联、岛屿速通的立体交通网络。

“上海正成为全球‘天空之城’的创新样本。”在谢陵看来,上海不仅是御风未来的起点,更是其迈向全球的跳板。“这里的产业基础、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,让我们有信心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‘中国名片’。”

从大飞机梦想到低空经济蓝图,上海以全产业链优势、政策前瞻性与场景创新力,书写着“天空之城”的中国方案。御风未来与这座城市的共振,或许正是未来全球低空经济浪潮的一个缩影。

热门推荐

联系我们|eastday.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