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先贤隔空对话,兴传记写作新风!天津教育出版社举办《严复:难为世界人》座谈会

(1/2)
明珠号

举报

举报原因:
东方资讯  >    历史 频道  >  正文

与先贤隔空对话,兴传记写作新风!天津教育出版社举办《严复:难为世界人》座谈会

本文转自:人民日报客户端

近期,天津教育出版社举办《严复:难为世界人》(赵白生著)座谈会,相关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。

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欧阳哲生认为,赵白生有三个特点:赵是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,长期从事传记研究,对传记的写作有其自己独特的看法。有此写作传记的机会,可以实践他的传记理念;赵是北大外国语学院教授,对英美文学、翻译文学有过长期的教学经验。严复是翻译家,且是英译中的翻译家,又在京师大学堂、北京大学工作,赵来做严复的传记,比起非外语专业的学人,非北大人来说,我想更有亲近感、更能产生心灵上的感应和共鸣;赵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,具有跨文化的丰富经验。严复走向西方、走向世界最早的中国学人,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、是近世西学第一人,他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。赵来研究严复,以一个21世纪的跨文化人身份,与一个19世纪走向世界的先贤展开对话,跨越时空,可以看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恒在与演进。

欧阳哲生认为,这本传记不是平铺直叙生平事迹,而是抓住最能反映严复的精神风貌和思想个性的某些面相,如严复自传、严复在天津、严复的翻译成就、严复的启蒙思想、严复的教育思想,表现传主的思想与个性,可谓剪裁得当、有血有肉、伸张自如,读来饶有兴趣,引人入胜。

中国当代作家周大新认为,赵白生为严复先生立传,兴传记写作新风。“读完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关于严复的传记《严复 难为世界人》后,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,我对作者赵白生先生生出了钦佩之意,心中也很感动。让我耳目一新的,是这部传记在结构上的创新。文章由严复的一篇遗嘱开笔,把他的五种身份:自传家、老天津、翻译家、教育家、思想家都亮出来,在分述他五种身份的过程中,有时间上的交叉,有空间上的相混,可就在这种交叉相混的叙述中,将严复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呈现在了我们眼前。这就像作者在指挥一支由多位演奏家组成的乐队,在演奏一首交响变奏曲,在音符和乐句的快速变动中,带给阅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。这是传记写法上的一种创新。在赵白生先生之前,没有人这样去写人物传记。”

“让我对作者生出钦佩之意的,是作者在这部传记中有秉笔直书的勇气,敢于对严复先生的一些言行主张进行直白地评说。赵白生写严复的这本传记,既写严复是近代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文化人,是大声疾呼救国保种的伟大爱国者,是翻译西学成就最大的翻译家,是对中国早期大学教育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教育家,是主张提高民智、民德、民气,用世界之水浇灌中国的思想家,但同时也写他的人生之误和之错,然后加以直白甚至是严厉的评说。”周大新说,读完这本传记让我心生感动的,是作者在文字上特别追求严谨。作者在书中每叙述一段,都会引一段史料来作为佐证,证实所记不虚,从而增强了这部传记的真实性和可信性。赵白生先生下的这番苦功,值得我们所有传记写作者来学习效仿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“明珠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toutiao@em.eastday.com

热门推荐

联系我们|eastday.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