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——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
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,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,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,却不是很多,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。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,而且学习了篆刻之后,他的书法作品中中就多了一种不随大众的金石气息。高建先生在艺术上的勤奋是令人钦佩的,他精通书法,篆刻和国画,书法以篆书和隶书见长,隶书取法石门颂和张迁碑,既有石门颂的开张灵动,又有张迁的稳重结实,用笔精到,笔画灵动隽永,其结体寓巧于拙,意态古雅,静穆灵动,率真浪漫。高建先生的书法又成功地借鉴了篆刻的笔法,更显得苍劲有力,韵味十足。

《书谱》有语:“察之者善精,拟人之者贵似”,在像与不像之间,所展现的正是一种书法的审美趋向,书家在面对同一个碑帖的时候,所看到的优点往往不一样,在取舍方面也是大有差异的,所谓“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一样,高建先生对古帖名碑的观察是细致入微,并在作品中充分地展现出来了,他广泛学习,旁证博览,初步形成了个人的书法风貌。蒋骥《续书法论》则说:“学书莫难于临古……会于胸中,然后临摹,即可以涵养情性,感发志气”高建先生的书法,就是在继承了传统碑帖的基础上,不断思考,不断提炼出来的结果,“心既伫之,随意落笔,皆得自然,备其古雅”,正因为如此,他书法风貌十分明显,而又看不出拘泥古法的痕迹。
今日热点
小编精选
-
来源:大河网
-
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
来源:海外网
-
长图丨清明追思 文明礼祭
来源:大众网
-
迁西县塔子山村: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
来源:河北新闻网
-
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“邂逅历史”
来源:中国吉林网
-
2025(乙巳)年山东·微山(两城)恭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举办
来源:鲁网
-
吴新华:苏轼的雪堂砚
来源:杭州网
-
紫禁城因何是中国古代营国之最
来源:北京青年报
-
薛家埠赋/丁再献、丁蕾集东夷骨刻文字
来源:鲁网
-
中轴线西的三典范
来源:北京青年报
-
文旅“协”奏曲丨赓续黄帝文脉 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
来源:大河网
-
海报丨上古“发明大王”了解一下
来源:大河网
-
舌尖上的“大宋风华”
来源:杭州网
-
英国巴斯大学跨文化对话:文化桥梁构建者雪漠的创作谈
来源:北青网
-
黄葛树丨陶灵:长江三峡有几“峡”
来源:重庆晨报
-
三明清流:半个世纪的接力 一家三代热血从军
来源:东南网
-
高华:郭河畔的“守艺人”
来源:鲁网
-
非遗里的海南 | 探秘历史名人故事 打开了解海口历史文化窗口
来源:南海网
-
王勃 三月三 最忆上巳浮江宴
来源:北京青年报
-
东平:穿越千年 梦回大宋不夜城
来源:鲁网
-
游东平|三日游首日启程!漫游千年文脉,解锁县城宝藏
来源:鲁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