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遥:文字与故事间的执着行者

(2/10)
明珠号

举报

举报原因:
东方资讯  >    历史 频道  >  正文

林遥:文字与故事间的执着行者

在清河火车站旁一家安静的咖啡厅里,绿植密布,浓郁的咖啡香气中,我见到了林遥。他穿着简单,头发整齐地向后梳,戴着一副黑框眼镜,眼神中透露一股温和谦逊之气。见面之前,我知道林遥是来自延庆的80后,有着青年作家、编剧、说书人等多重身份;不知道的是,他带来了自己的新著《海岳——北平以北的烽火记忆》和《金庸小说的微声》。都是爱书人,我们顺理成章地从书和写作聊了起来。

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身份?林遥微微歪着头,思考了一下说:“可能是我对各种表达形式都很感兴趣吧。写作能让我深入挖掘,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通过文字呈现出来;编剧则像是在搭建一个梦幻的舞台,用故事和角色吸引观众;而说书,是最直接和观众交流的方式,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,特别有成就感。”

大量脱发和失眠,是从写《海岳》开始的

林遥说起话来确实带有说书风格,咖啡杯一落桌,他就开聊。文质彬彬的面孔,滔滔不绝的语言,语速不快,声音不大,但清清楚楚。他首先说自己身上的三个标签,一是作家,因为写过几本书,做过地区的红色文化研究,还出版过若干小说和散文集;二是编剧,写过五六个电影剧本,拍成了3个,现在因为时间太紧张,且觉得写剧本过于受制于人,已经少有涉足;第三是说书人,在延庆开设有“凭书馆”北京评书演出基地,每周六只要没其他活动,他一准儿在那儿。“这三个标签,也成了我给自个儿的定义。作家、编剧、说书人,我觉得本质都是讲述,把事情传达给别人,只是载体不同。”

热门推荐

联系我们|eastday.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