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5600余个姓氏中,只有5个姓氏从未衰落,有你的姓氏吗?
除了少数民族融合之外,还有许多人是通过改姓的或者皇帝赐姓。最出名的就是汉高祖刘邦的手下娄敬,当时天下初定,刘邦不知在哪里建都,踌躇之际,娄敬建议在长安建都,帮助汉高祖下定了决心,于是刘邦给他赐姓“刘”。还有唐朝的徐世绩被李世民赐姓李,这种情况在封建王朝屡见不鲜。
除此之外,就是自己改姓。这种情况一般是为了躲避追杀,比如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的族人,在司马迁死后,其族人害怕受到迫害。于是纷纷出逃,将司马两个字拆开再加一点,有的将司加一笔,改姓同,有的将马加两点改姓冯。

还有明朝被朱棣诛十族的方孝孺,据说方孝孺家中有人逃到了南方,改姓“施”,施字拆开,就是“方人也”。就这样,许多人消亡,又有许多姓产生,可是有五个姓氏却从来没有中断过。
五个源远流长的姓氏
首先就是《百家姓》开头“赵钱孙李”中的赵和李两个姓氏。李姓是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,俗话说“天下李氏出陇西”,唐朝的皇帝就是陇西人氏,李姓人口在我国历史上一直繁荣。赵姓的兴起是在宋朝,宋朝后期在南方定都,虽然国力衰微,可是经济却十分发达,如今赵姓人口以南方地区为多。
接下来就是王和刘两个姓氏。刘姓不用多说,是汉朝的国姓,刘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尧帝,据说刘姓的始祖刘累就是尧帝的后羿,刘累是夏朝人,传说中的刘累给皇帝养了四条龙,可见其本事不小。到了刘邦这一代富有天下,刘姓人口也开始了爆发性的增长。
王姓人口的增长开始是在魏晋时期,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王氏在当时是大户人家。据说王姓的起源和比干有关,当时比干被纣王杀害之后,其族人才散到各地改姓为王。王姓曾在宋元明三朝一直是全国姓氏人口最多。
最后一个就是张姓,张姓在如今人口统计中位居全国第三,据说张姓的始祖是张挥,他曾负责给黄帝制造弓箭,职位就叫弓长,后来张挥将两个字合并起来,于是就有了张姓。张姓虽然不是任何时期的国姓,可是张姓名人确实不少,比如三国时期的张飞,唐朝的张九龄,明朝的权臣张居正等等。除此之外,还有传说中的玉皇大帝俗姓就是张。
结语
姓氏是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的见证,也是我国人民群众对于家族的一种认同。无论走到哪里,如果有和自己同姓的人,我们就会觉得多了一份亲切。
几千年来,许许多多的姓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,不少新的姓氏也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中。不知道这五中从未中断过的姓氏中,是否有你的姓氏呢?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“明珠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toutiao@em.eastday.com
今日热点
小编精选
-
来源:大河网
-
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
来源:海外网
-
长图丨清明追思 文明礼祭
来源:大众网
-
迁西县塔子山村: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
来源:河北新闻网
-
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“邂逅历史”
来源:中国吉林网
-
2025(乙巳)年山东·微山(两城)恭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举办
来源:鲁网
-
吴新华:苏轼的雪堂砚
来源:杭州网
-
紫禁城因何是中国古代营国之最
来源:北京青年报
-
薛家埠赋/丁再献、丁蕾集东夷骨刻文字
来源:鲁网
-
中轴线西的三典范
来源:北京青年报
-
文旅“协”奏曲丨赓续黄帝文脉 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
来源:大河网
-
海报丨上古“发明大王”了解一下
来源:大河网
-
舌尖上的“大宋风华”
来源:杭州网
-
英国巴斯大学跨文化对话:文化桥梁构建者雪漠的创作谈
来源:北青网
-
黄葛树丨陶灵:长江三峡有几“峡”
来源:重庆晨报
-
三明清流:半个世纪的接力 一家三代热血从军
来源:东南网
-
高华:郭河畔的“守艺人”
来源:鲁网
-
非遗里的海南 | 探秘历史名人故事 打开了解海口历史文化窗口
来源:南海网
-
王勃 三月三 最忆上巳浮江宴
来源:北京青年报
-
东平:穿越千年 梦回大宋不夜城
来源:鲁网
-
游东平|三日游首日启程!漫游千年文脉,解锁县城宝藏
来源:鲁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