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则臣:大运河勾连了历史、现在和未来

(3/11)
明珠号

举报

举报原因:
东方资讯  >    历史 频道  >  正文

徐则臣:大运河勾连了历史、现在和未来

在他眼里,大运河勾连了历史、现在和未来,它“瞻前顾后”,也“承前启后”。当一行人沿着一条河向着未来走,“这本身当然是一种冒险、一种探究,同时也是一种寻找”。

在电视剧以外,《北上》曾经先后改编为音乐剧、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,广受好评。各个主创团队围绕不同的艺术形式,碰撞出了许多创意火花,这是小说故事在当代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渗透与延伸。

“一部文学作品,它可以,也需要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传播开去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,可以增加它之前所没有的内涵和价值。”徐则臣说。

用“实证主义”精神写细节

北青艺评:巴尔扎克对你的写作有帮助吗?他那些小说大多数也是外省人到巴黎讨生活的故事。

徐则臣:巴尔扎克的小说我只在大学时读过,毕业后没再读。莫洛亚写的《巴尔扎克传》我很喜欢。巴尔扎克的文学抱负我很赞同:就是一个作家无论你愿意不愿意,你都在建立一个庞大的文学世界。既然上了这条道,我对写作又如此热爱,为什么不把我的文学世界,给建立得好一点、更好一点呢?

过去我不赞成巴尔扎克把作家比作“书记员”的说法,现在逐渐认同了。世界和生活真的很复杂,有的时候能做好一个“书记员”就相当不容易了。能为后世留下可资有效地返回历史现场的细节与见证,也是功莫大焉。这也是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当然,这个“书记员”必须是文学意义上的“书记员”。

北青艺评:你的小说其实是虚构的,但故事、人物和场景,真实感都很强。我注意到,日常生活中,你都会带一本小本子,记录下很多灵感和想法,这个习惯很好。你怎么看待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?

热门推荐

联系我们|eastday.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