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则臣:大运河勾连了历史、现在和未来
徐则臣:首先,我希望现实中最真实的那一部分,或者是非虚构那一部分,能够有效地介入到虚构的这部分,两者之间相互勾连、相互生发——它们是可以相辅相生的。经由文学去理解现实,也通过现实去理解文学,两者之间应该是可以互动的。其次,我现在写作有一个越发坚定的习惯:实证主义。我要写的地方,都要力争去走一遍;要写的东西,尽量都去感受一下。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田野调查之重要。
我一直有个想法,在实现我的艺术抱负之外,我要尽力留下这个世界最真实的细节。很多人可能不认同,但我觉得有必要。历史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,历史是细节,没有足够细节,结论出不来。一个作家在小说中涉及现实时,我说的是硬碰硬、不夸张不变形的意义上的现实,如果你的细节出了问题,你就是在篡改历史。可能有人不同意,不就一本书、一个故事吗,还真把自己太当回事了。我觉得就是要当回事,一个写作者应该提醒自己,这是职业道德,是一个基本的写作伦理。
《北上》写大运河,我沿线完整地走了一遍,我要知道我写小说的时候,虚构跟现实之间的差异和界限。可以艺术化地处理,但不能完全瞎编,不能闭门造车,更不能任意篡改。若干年后,当大运河已然面目全非,假如这本书还有幸被后人读到,我希望他通过这本书还原历史时,还能大差不离。这是一个作家的责任。所以我要做足够的案头工作和田野调查。
北青艺评:所以在写小说的时候,你参考了很多关于大运河的书?
徐则臣:差不多70本吧。开写之前,我准备了一大堆资料,靠我最近的一个书架上,几层全是,伸手就能拿到。运河史、漕运史、地方志,国内的、国外的。我必须知道故事行经的年份和河段,船究竟怎么走;我得弄清楚一个鸡蛋在1901年的无锡和济宁可能卖一个什么价;我也得知道小波罗点燃他的马尼拉方头雪茄用的大火柴,一盒能装多少根;我还得知道运河到了2014年,一个跑船的人如何展开他一天的生活……我像患了强迫症一样,希望每个细节都能在小说里扎下根来,它们扎下根,我的虚构才能有一个牢靠的基座,小说最后才可能自由地飞起来。
今日热点
-
来源:中国吉林网
-
这本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影集为何出现在浦江
来源:杭州网
-
深圳书城“晚八点”举办张宏杰读书分享会
来源:人民网,供稿:人民资讯
-
吉祥亭下万千枝——蔡襄与北宋杭州的牡丹欣赏
来源:杭州网
-
马来西亚李氏宗亲赴龙岩上杭寻根谒祖
来源:东南网
-
500年独创殷商青铜时代 悉数伟大的商文明
来源:大河网
-
与世界绝交的人——董欣宾书画精品欣赏展在北京虞·空间开幕
来源:北青网
-
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亮相张择端故乡潍坊
来源:大众网
-
泰州兴化:百舸争流逐春潮千年会船续乡魂
来源:中国江苏网
-
长春人民广场西侧,有座“神秘”的建筑
来源:中国吉林网
-
鸭大线:白山黑水间的历史动脉
来源:中国吉林网
-
俯仰间 水墨气韵自然流露
来源:北京青年报
-
一图读懂丨王伯祥为什么让百姓念念不忘
来源:大众网
-
诗“画”潍坊|(4)《题十笏园》——康有为
来源:大众网
-
跟着演唱会游潍坊丨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,等你赴约!
来源:大众网
-
一音禅师诗书画印箫融合的破界与重构
来源:北青网
-
追思先烈 寄情清明 东明县沙窝镇开展2025年“我们的节日・清明”宣讲活动
来源:大众网
-
一卷英烈谱,一脉忠义传
来源:大众网
-
《谈判》:折冲樽俎固疆界
来源:中国吉林网
-
陕西宝鸡:恭祭华夏始祖 弘扬民族精神
来源:海外网
-
年轻人为古人扫墓:“历史奔现”背后的“精神寻根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